2025年1月21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“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”系列新聞發布會,介紹“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”情況。發布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、副部長張云明,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,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出席,介紹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。
2024年我國工業經濟保持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,呈現“穩”“進”“持續向好”三個特點:一是“穩”的基礎不斷鞏固,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保持增長,31個省份中29個實現同比增長,10個工業大省平均增速為7%左右;二是“進”的動能不斷增強,規上裝備制造業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7.7%、8.9%,高端裝備、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新能力提升,新興行業快速成長;三是持續向好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,制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,2024年全年同比增長9.2%,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51.2萬家,較2023年末增長6.1%。
2025年工業經濟穩增長工作部署包括:一是抓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增長,啟動新一輪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,支持工業大省、大市,完善產業轉移政策;二是抓有效需求擴大,制定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投入機制,推進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,謀劃重大投資項目,實施消費品“三品”行動,穩定工業品出口;三是抓發展環境優化,深化改革,擴大開放,優化營商環境,推進產融合作,減輕企業負擔,降低制造業成本。
2024年數字產業發展運行情況及進展:一是主要指標實現較快增長,1-11月數字產業業務收入31.7萬億元,同比增長5.4%,利潤總額2.4萬億元;二是集群化發展態勢明顯,加快布局數字產業集群,廣東、江蘇等八個省市規模超萬億;三是新興動能持續累積,建設13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,人工智能、基礎軟件等核心技術突破,云計算、大數據服務業務收入增長10.5%;四是產業生態更加完善,優化標準體系,制定人工智能標準,5727家企業獲數據管理認證。
2024年推動產業科技創新工作取得顯著進展:一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;二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,擴大“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”專項;三是完善制造業創新體系,新布局5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;四是做優做強科技服務業,健全孵化器管理體系,加快建設技術市場,實施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。2025年將加強部門協同,以產業需求為牽引,以企業為主體,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。
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,年產銷量全球第一,產品性能、產業體系、使用便利性提升。為促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,將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加強技術創新,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,突破關鍵核心技術;二是加大市場推廣,落實優惠政策,制定換電模式指導意見;三是提升綠色發展水平,優化“雙積分”政策,探索碳足跡管理;四是優化產業生態,研究整車企業集團化管理,規范市場競爭。
2024年信息通信業發展態勢良好,網絡基礎能力、技術產業實力、應用賦能作用、行業營商環境顯著提升。下一步考慮:一是網絡演進升級,完善“雙千兆”政策,試點萬兆光網;二是融合應用升級,打造5G應用升級版;三是創新能力升級,加大5G演進和6G投入。
2024年消費品工業保持穩定增長,規模以上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增長4.5%,家電消費突出,多種消費品產量居世界前列。下一步舉措:一是擴大內需,擴圍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;二是優化供給,建設中國消費名品方陣,推動產品下沉;三是促進升級,制定行業數字化轉型方案,推廣“數字三品”案例。
2024年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穩中有進,增加值增長6.9%。在政策惠企、環境優化、創新支持、服務提升、人才培養等方面成效顯著。下一步舉措:一是修訂《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》;二是深入實施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,支持試點城市和產業集群;三是構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機制,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二期。
2024年國家高新區發展態勢良好,工業總產值28.7萬億元,利潤總額1.9萬億元,聚集大量創新資源,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提升。下一步支持措施:一是指導高新區做實“高”“新”文章,建設創新示范區;二是實施新賽道培育行動,布局中試平臺和孵化器;三是推動省級開發區升級,支持建設世界一流園區。
2024年工業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,表現為“四增三降”。未來措施:一是強化頂層設計,出臺政策,加快綠色低碳發展;二是推進傳統產業綠色化升級,應用先進技術,建設零碳工廠;三是培育綠色低碳產業,出臺環保裝備政策,拓展氫應用場景,做強綠色智算產業鏈,健全廢物回收體系。